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
作者:本站 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2015-10-16 浏览次数:1009

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


     随着社会的发展,对学前教育的愈加重视,幼儿园的功能已由原来单纯的托管、提前学知识转变为幼儿成长起步、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。幼儿园不仅要照顾好幼儿的日常起居,更担负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责任。

     在全国拥有数百家加盟幼儿园、获得家长及社会高度认可的幼儿园加盟
品牌香港伟才国际教育集团多年来专注于幼儿教育研究和发展,伟才幼教专家指出,在幼儿园时期,应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,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,帮助幼儿在德育、智育方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例如不挑食、不剩饭,自己穿脱衣服,不乱扔东西,懂得礼貌等。看似简单,却正是这样日积月累的培养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从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、劳动习惯、卫生习惯等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一、制定适合幼儿年龄的常规要求。
    根据幼儿年龄,制定好适合幼儿能力发展的常规,让幼儿能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,并循序渐进,提高要求,逐渐掌握社会行为要求。

二、不断鼓励,矫正不良行为。
    根据幼儿意志力较弱,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特点,幼儿园老师应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,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。当幼儿受到鼓励时,他们会发现自己能从良好的行为中得到愉悦和成就,并自觉停止不好的行为。

三、 在游戏活动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。
   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,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,思维活跃,接受能力强。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,让幼儿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。同时,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容易表现出来,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,给予纠正。

四、 以身作则,为幼儿起表率作用。
   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,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除了父母,就是老师,很容易对老师的言谈举止进行不加选择的模仿。因此,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,为幼儿起表率作用。

五、家园配合,形成合力。
    幼儿园应与家长保持交流和互动,将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统一的目标并放在首位,让幼儿在幼儿园里学到的好行为能在家里家外延续成习惯,这样才能帮助孩子真正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品德。